有關十大死亡原因的排序,癌症恆在前幾位,而國人女性以罹患子宮頸癌屬好發率最高,其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中有70人,但死亡率則在女性癌症排序上列在第4或第5位,很明顯地可看出由於篩檢的普遍化,發現了早期病變個案的增加,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增加了存活率也就反應在死亡率的降低上。

  子宮頸的生理部位,居產道的頂部,與外界之距離不遠,就如同喉嚨或鼓膜,由外側依賴簡單的器具就能明顯地診察與治療。 而內臟器官如肝、腎或胰臟,則居身體內部,其病變較不易診察,常需藉助特殊之儀器,由於診察較複雜、間接與不易,因此較未能達到早期診治的目的。

  抹片篩檢的過程乃採用特殊設計的刷子或抹板,輕輕刮取子宮頸表面的細胞及分泌物,塗佈在玻璃片上,經過固定與染色的步驟,在顯微鏡下經由特殊訓練的細胞醫檢師及病理醫師的專業判讀,就能發現疑似或陽性子宮頸癌病變的個案,其敏感度可達60-80%,約有20-40%之病例未能檢測出。由於採用抹片篩檢,它所具的優點如簡便、省時又花費不多,因此全球不論己開發或較為落後的國家,仍然普遍採用為篩檢的方法。

 既使如此簡便易為,而國人婦女同胞接受率恆在百分之60以下,仍然有百分之40以上之婦女,年齡超過30歲者,三年內從未作過此項檢查。 例如台北縣醫療設施及人力不能說是不足,縣境內仍有46萬名30歲以上之婦女,3年內未作此僅需「六分鐘」就能「護一生」的簡便又能預防高罹病率之癌症檢查。 我們分析發現部份婦女予健康與疾病的正確觀念及知識仍顯不足,由平面媒體,廣播或電視加強宣導,以及提供更方便,可近性及機動性的篩檢服務,或可改善對於健康常識的認知不足,諱疾忌醫,無急迫性遲滯拖延的毛病。

 採用抹片取樣作為子宮頸癌篩檢的方法,自1941年首創推廣迄今,己歷六十餘年,仍為不可取代之首選篩選方法。 它明顯地發揮早期診斷,減少死亡率的效果,既使部份的個案未能百分之百檢測出,然而每年定期檢查,連續幾年,就如同使用篩子揀茶梗,篩子的網眼雖非設計週全,未能將所有的梗子檢出,然而多篩幾次,也能達到目的了。

  抹片檢查的結果,如果發現有可疑或明顯細胞變異屬於陽性之癌變細胞時,則安排進一步作陰道鏡檢查,由於子宮頸如果有異形病變或癌變之上皮反應,則有特殊之表徵變化不同於正常者,必需仔細觀察,並在疑似病灶部位予以重點病理切片檢查,作最明確的診斷。 此特殊的表徵:如血管形態或分佈異常、白色上皮、血點麻狀分佈、潰瘍、腫塊突起、鑲嵌狀變化等均為可疑的表現。 陰道鏡檢查在歐美常引用作為婦科常規檢查的項目,據統計合併作抹片檢查可達95%以上的凖確性。 惟操作鏡檢較為複雜,需要時間較多,操作醫師又需熟練及經驗者,得經一定訓練及飬成。 以篩檢人力較缺乏或巡迴偏遠地區設站篩檢之情況如韓國、東南亞或大陸,也正推廣採用可遠距診斷,數位化子宮頸攝影,合併抹片篩檢,為了加強正確診斷,輔助陰道鏡檢查之不足所採用的方法,其成效值得觀察與借鏡。

 子宮頸癌由原位癌轉化為侵襲癌時,據流行病學的觀察,常需經年累月,才導致逐漸的惡化,原位癌本身其治癒率幾乎為百分之百,罹病之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而侵襲癌為47歲。 百分之90以上的原位癌其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新近的統計,年輕小於30歲的個案則有逐漸增加的現象,這與感染原的普遍及性生活之開放度增加應有所關連。

  以醫學技術之進展,目前己明確地證明子宮頸癌形成的原因與人類乳突濾過性病毒(HPV)之感染有密切的關係,子宮頸表皮細胞受到乳突病毒感染時,病毒所含的核酸造成子宮頸細胞的突變,而導致細胞異生,經過數代層層的繁殖與突變,而轉化成癌變的現象。 由於促成細胞的突變基因,並引起阻礙癌症抑制基因所具有的抑制細胞過度生長的功能,以及抑制細胞增殖功能喪失的機轉,也就促成異化或癌化細胞增殖失控甚而侵襲或轉移的結果。 由種種科學的檢驗及疾病演化的過程,可說子宮頸癌幾乎百分之百導因於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因此事先予以偵測有否感染乳突病毒的重要性極為明確與必要。

  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型態,有16、18、31、45、51、52、56、58等,以16、18、52、56型較為普遍,也予子宮頸癌組織中檢出率較高者,人類感染乳突病毒的陽性率約為百分之十三到廿五,感染後持續性追蹤,其陽性持續率可達百分之廿到六十二,尤其是以52、56型較高。 由流行病學分析,如果是吸煙者、口服避孕藥使用者、性伴侶較多、或更年期婦女在統計上顯示為較為好發的群體。 由於乳突病毒之檢測極為準確,因此合併抹片篩檢,則子宮頸細胞病變之檢出率可達百分之95以上,幾乎可涵蓋所有的個案,由單一病毒感染而致癌,而婦女感染了持續性的高危險型病毒時,約有三分之一會形成子宮頸癌前期病變。 因此一位婦女若檢測出病毒感染時,也僅表示有百分之10病例可能患有子宮頸癌前期或癌變。 極大部份即百分之九十或僅為無症狀的感染及容易治療之濕疣或瘊子之表皮病變。

 目前乳突病毒感染己是最常見的性感染疾病,在美國約有1/3的大學女生有過感染。 社會風氣使然,使得性接觸的頻繁或多樣化,均為警訊。 也有報告謂年輕婦女經證明感染,一年後約有百分之40之抹片即顯示有不正常的變化。

  由單一的濾過性病毒—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明顯地顯示為子宮頸癌之元兇! 其造成的基因突變在生物科技的處理也就較為單純,也較能控制特異性、敏感度與純化,也就較易產製有効的抗病毒疫苗與檢測試劑; 因此全球醫學及製藥界正積極研發及使用觀察,希望予子宮頸癌的預防甚至發展採用為基因治療,在將來獲得革命性的成果,予人類健康的維護邁出很大的一步。

 以現況而論,最有効易為,也能普遍予以篩選檢測的方法,仍以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為首選,如果確立正確的衛生觀念與習慣,定期受檢,若其不幸,也能達到早期發現,百分之百治癒的結果。 預防重於治療,健康的維護完全在乎自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醫療單位也提供積極的衛生宣導,正確的健康資訊與配合戶政的基層訪視,有効與方便具機動性的頻繁篩檢設施與服務的巡迴作業,而篩檢方面,採用乳突病毒檢測或陰道鏡、子宮頸攝影的輔助採用,則可讓此全國婦女罹癌率最為普遍的子宮頸癌,原形畢露,達致近乎百分之百之檢測準確性,防範於未然,也就達到維護健康的最大目的。

 總歸一句話,子宮頸癌的預防或治療並非困難的,只要你有心注意關心個人的健康,它絕對是容易預防,及早發現或治癒的。 

 
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董事長 陳宏銘